校新闻中心讯 近日,我校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汪洋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Contribution of quorum sensing to virulence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zoonotic bacteria》在生物工程与应用微生物类顶级期刊《Biotechnology Advances》(IF=14.227)上在线发表。硕士研究生樊擎莹、左静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汪洋教授、洛阳师范学院易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2852, 31902309)和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222300420005)项目资助。
文章系统介绍了群体感应系统在常见人畜共患病原菌毒力及耐药性调节中最新研究进展和潜在应用价值。人畜共患病原菌作为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一大重要因素,其通常通过携带病原的动物及其副产品传播给人类,导致疾病暴发并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汪洋教授团队围绕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的LuxS/AI-2型QS系统展开研究,一方面揭示了该系统通过直接调节菌体毒力因子以及生物被膜形成等途径影响菌体致病性(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8,102:9121-9129)(Vet Microbiol 2020; 251:108925)(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20,53:234-239),另一方面揭示了该系统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的调节机制(VetMicrobiol 2019, 233:154-158)(Antimicrob Agents Ch 2019, 63(10):e01186-19)(Res Vet Sci 2020; 128:269-74)(BMC Microbiol 2021, 21:111),开发设计出一系列通过抑制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的新型抗菌药物(Virulence 2021, 12:1, 3062-3073)(J Antimicrob Chemoth 2022)。并以对微生物间的交流方式即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的研究为基础,分别从毒力和耐药性调控机制两个方面综述了包括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鼠疫耶尔森菌等在内的重要人畜共患病原菌QS系统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人畜共患病原菌防治提供抗菌靶点。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techadv.2022.107965
(动物科技学院供稿)